close
廚餘將成台北市綠色能源靜電抽油煙機生力軍。北市府環保局長劉銘龍表示,將斥資10億元設置全台第一座公營「厭氧消化廠」,讓廚餘發酵產生沼氣發電,預計明年走環評流程,最快2021年啟用。
環保局的厭氧消化廠將採公有公營,預計一年可發1200萬度電,相當北市3500多戶一年的用電量。
環保局統計,北市目前一天約有180噸的廚餘量,其中15噸拿去餵豬,其餘165噸作堆肥處理;若委託民間業者處理,平均一噸廚餘的處理費加運費高達1800元左右。
過去廚餘轉作堆肥問題多,因有氧發酵易產生臭味,屢遭堆肥場附近居民抗議,加上處理費居高不下,環保局決定仿效先進國家經驗,讓廚餘變能源。
環保局副局長蔡玲儀表示,厭氧消化的作法則是將廚餘打碎成漿,把廚餘放置在密閉空間,並加入不喜歡氧氣的微生物發酵,產生沼氣或甲烷就能發電,消化廠也不會產生臭味,與台灣油煙分離機現有靜電除煙機的焚化廠、掩埋場等鄰避設施不同。
環保局規畫厭氧消化廠一天約處理200噸廚餘,約需1公頃用地,以北市的垃圾處理用地為優先,場址還在評估中。
蔡玲儀表示,由於北市一天的廚餘量還不到200噸,未來也打算和大賣場合作,將大賣場每天產生的廚餘量也納入,一年估計約可產生1200萬度電,以一度5元價格售給台電,挹注市庫。
除拿廚餘發電,北市7月還推出「台北能源之丘」計畫,以民間出資、政府提供土地的方式,在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設置約3公頃的太陽光電發電場,業者未來賣電給台電的盈餘,要撥1成作為市府回饋金。
環保局表示,太陽能板已逐漸搭建完成,預計年底完工,一年約可發電200萬度,是北市573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,累積減碳2萬餘噸,約54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